1.1 国内政策
重庆印发《重庆市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2023—2027年)》
2023年12月29日,重庆发布了两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如下),透露了未来几年芯片产业发展的目标。其中《重庆市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2023—2027年)》提到,到2027年,全市集成电路封测产业营收突破200亿元;《重庆市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2023—2027年)》则提到,到2027年,全市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营收突破120亿元。除了发展目标,行动计划还具体提到发展路径、重点任务以及鼓励政策等。
1.2 海外政策
台湾发布芯片“五年计划” 2024-2028
台湾科技主管部门“国科会”联手跨部门会议的“晶片驱动台湾产业创新方案”(晶创台湾方案)将于2024年1月开始实施。该方案旨在通过芯片技术推动台湾产业创新,提升台湾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地位。方案将重点发展先进制程和成熟制程技术,并加强人才培育和国际合作。
方案分为两个阶段,第一阶段为期5年,预算为新台币3000亿元,第二阶段尚未公布。晶创台湾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台湾把握国际科技合作的黄金时刻,利用台湾的半导体产业生态优势,提前布局未来科技产业,提升台湾的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。晶创台湾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台湾把握国际科技合作的黄金时刻,利用台湾的半导体产业生态优势,提前布局未来科技产业,提升台湾的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。
这一方案的具体目标包括:
鼓励创新:鼓励国内外有创意和想法的公司或研究机构利用芯片与生成式AI技术,在各行各业中发展出创新的解决方案。
人才培育:通过升级半导体设备和教材,将台湾打造成全球最佳的芯片人才培育环境,吸引全球对半导体技术有兴趣的优秀学生来台学习。
技术发展:协助产学研界加速发展异质整合与先进制程技术,以应对科技快速发展对创新与资金的高需求。
吸引投资:邀请全球的新创团队与投资机构来台发展,利用台湾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提供最佳支援与服务。
此外,该方案还强调了先进制程和成熟制程技术的重要性,并指出未来许多产业创新将与这些技术密切相关。通过这一方案的实施,台湾有望在全球科技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。
2.1 国际行业动态
2.2 国内行业动态
中国2023年芯片设备进口额增长14%至近400亿美元
2023年,随着企业加大投资,中国半导体行业积极发展,中国芯片制造设备的进口量猛增。根据海关数据汇总,中国2023年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的设备进口额增长14%,达到近400亿美元,这是自2015年有记录以来的第二大进口额,凸显了中国致力于发展自主芯片产业的努力。中国芯片公司正在迅速投资新的半导体工厂,试图提高能力并绕过美国及其盟国实施的出口管制。2023年,在新的出口管制出台之前,中国从荷兰进口半导体设备量猛增。由于企业在荷兰限制措施执行之前纷纷抢购,2023年12月从荷兰进口的光刻设备金额同比增长近1000%,达到11亿美元。
国家统计局2024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的集成电路产量为3514亿块,而2022年为3242亿块。数据统计了各种芯片,包括逻辑芯片、存储芯片、模拟芯片和专用芯片,以及传感器和芯片模块,从而计算出集成电路总量。另外,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量下降1.8%至2678亿块,出口金额下降10.1%至1359亿美元。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量下降10.8%至4795亿块,进口金额下降15.4%至3494亿美元。
1月16日,记者从国新办举行的2023年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近年来,我国知识产权拥有量不断增加,2023年全年授权发明专利92.1万件,2023年全年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发证1.1万件。
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显示,截至2023年底,国内(不含港澳台)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01.5万件,同比增长22.4%,首次超过400万件。其中,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66.5万件,占41.5%,较上年提高1.1个百分点。截至2023年底,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累计发证7.2万件。
1月19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,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继续领跑全球,外贸出口进一步迈上新台阶,交上了一份非常好的答卷。新能源汽车继续领跑全球。2023年,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958.7万辆和949.5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35.8%和37.9%,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1.6%。单体能量密度每公斤360瓦时的半固态电池也在去年实现了装车应用,新产品在去年4月上海车展对外展出。车规级大算力芯片性能大幅提升,集成各种先进技术的爆款产品频出,在各大车展大放异彩。
1月14日下午,江苏大学举行集成电路学院成立仪式暨建设方案论证会。江苏大学消息显示,此次集成电路学院的成立,是江苏大学落实教育、科技、人才“三位一体”统筹部署的重要行动,是拓展政产学研合作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,标志着学校集成电路和智能农机事业发展踏上了新征程。
1月17日浙大组工微信公众号发文提及成立集成电路学院,集成电路学院党委、纪委;撤销微电子(微纳电子学院)。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(微电子学院)成立于2015年5月,是教育部、发改委、科技部、工信部、财政部和外专局联合发文批准的第一批“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”。学院立足于浙江大学自身学科优势和特点,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工程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,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,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。
China Automotive Chip Industry Innovation Strategic Alliance © Copyright 2021-2024 京ICP备2021025025号-1 技术支持 盛源开创